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银行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时应当诚信履行合同义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贷款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包括告知借款人相关法律规定。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有义务向借款人告知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银行未能履行该义务导致的损失,借款人有权要求银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当事人应当诚实信用,履行各自的义务,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五条:“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借款人负有还款的义务。借款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归还借款;合同没有约定期限和方式的,借款人应当在借款人要求时归还。”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应当在交易中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诚实信用,遵循商业道德。”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金融机构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自身行为,防范风险。”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合同中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事项,适用有关法律、行业惯例、商业习惯及诚实信用原则。”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十九条:“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他方利益的,受损害方有权要求撤销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如实告知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性质、用途、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服务承诺、服务期限、服务内容、服务价格、销售方式、售后服务等情况。” 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法律规定支持银行在贷款过程中有义务告知借款人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也对银行未尽义务导致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进行了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