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众号被人举报违反广告法虚假宣传,工商部门处理的话会处多少罚款 |
释义 | 虚假宣传的经营者将受到工商局的处罚,罚款金额在2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情节严重者将面临100万元至200万元的罚款,并可能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经营者,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处罚。 法律分析 工商局对虚假宣传的经营者,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一般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公众号违反广告法虚假宣传,工商部门处罚力度如何? 根据《广告法》,公众号若被发现违反广告法虚假宣传,将面临工商部门的处罚。工商部门对于此类违法行为采取严厉措施,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处罚力度取决于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而言,工商部门可能会根据违法宣传的具体情况,对公众号进行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暂停运营,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措施。具体的罚款数额根据广告费用、违法程度等因素而定,可能涉及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工商部门将根据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众利益。 结语 公众号若被发现虚假宣传,将面临工商部门的严厉处罚。工商部门会根据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暂停运营,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罚款数额根据广告费用、违法程度等因素而定,可能涉及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工商部门将严肃处理违法行为,以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本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查批准文件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广告审查的,广告审查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予以警告,一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的广告审查申请;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广告审查批准的,广告审查机关予以撤销,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的广告审查申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