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判定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了利用极端主义煽动破坏国家法律制度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1、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问题的相关解答已给出,请各位读者根据情况查阅。”
    拓展延伸
    如何应对和预防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
    应对和预防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执行机构,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和执行。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极端主义的认识和警惕,培养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和举报机制,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打击极端主义犯罪活动。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极端主义犯罪网络,阻止其渗透和蔓延。还需加强社会底层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利,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和预防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发生。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的法律依据,针对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制度实施的行为,我国将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进行制裁。对于情节较轻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对于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为了应对和预防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执行机构,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会监督和举报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并加强社会底层问题的解决。通过综合措施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和预防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条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第一款罪又有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