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没有补救措施。失信人违反财产报告的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没有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要向法院报告其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的,就属于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那么,被执行人要报告哪些财产情况? (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 (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财产申报制度一般涉及以下内容: ①有关财产申报对象的规定。申报对象一般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机关和国营企事业组织的公职人员。 ②有关财产申报种类和时间的规定。 ③有关财产申报内容的规定。一般要求详细写明自己的动产和不动产情况,并注明日期、价值和获取方式。年度申报中还要写明上一年度财产变化情况。 ④有关申报形式的规定。 ⑤有关申报书接受、公布和审查的规定。 ⑥有关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 以上就是关于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补救措施的相关内容,你清楚了吗?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