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营业执照已经被吊销,但仍然在开具发票报税,是否合法,如不合法,会如何处罚? |
释义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必须进行清算并申请注销登记,否则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清算。对于恶意处置财产或虚假报告的公司,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股东不能简单地逃避清算责任。 法律分析 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而解散,解散后须进行清算。在清算完毕后,向工商局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注销登记后,公司才正式终止,其法人资格才消灭。公司因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后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公司的吊销是公司解散的法定事由,而公司解散的则必须清算,清算是公司人格死亡的必然程序。同时,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足以证明债权人的主体身份,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债权人可以以此为由申请公司强制清算。另外,公司法解释二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综述,不能简单地认为被申请强制执行的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公司股东没有及时清算就可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拓展延伸 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后仍开具发票报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后仍开具发票报税属于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严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种行为可能面临多种处罚措施。首先,税务部门可能会对企业进行罚款,罚款金额通常是企业未缴纳的税款的一定倍数。其次,税务部门还可能采取冻结企业账户、查封财产等措施,以追缴未缴纳的税款。此外,对于严重违法的情况,涉及个人的,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如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因此,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办理注销手续,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后果。 结语 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后,解散和清算是必然程序。清算组应及时成立,进行清算工作并制作清算报告。债权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报告需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并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违法开具发票报税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包括罚款、财产冻结、刑事责任等。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及时办理注销手续,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一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依照前条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首次纳税义务发生后,应当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并如实申报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二章 税务管理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