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视权中止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释义
    探望权中止的条件包括: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病、不按约定探望、带子女去不健康场所、道德败坏、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教唆子女不良行为、不教育制止子女违法行为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权,但如果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以中止探望,待情况改善后恢复。
    法律分析
    一、探视权中止情形有哪些
    1、探视权人是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患有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2、探视权人在行使探视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3、探视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4、其他法定情形。法律依据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探望权中止的条件有哪些
    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这是基于对子女的人身健康的考虑;
    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严重影响子女生活学习;
    3、探望权人将子女带入色情场所或让子女观看不健康的影视、书刊的;
    4、探望权人道德败坏、通奸、姘居、卖淫、嫖娼、吸毒、赌博,对子女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的;
    5、探望权人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的;
    6、探望权人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行为的;
    7、探望权人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不教育制止的;
    8、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形。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探视权的中止情形包括探视权人是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患有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探视权人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探视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等。此外,探望权人患有传染病、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将子女带入不良场所等也会导致探望权的中止。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6: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