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非住宅房屋的,货币补偿价格怎么算? |
释义 | (一)非居住用房包括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通常以房产证注明的房屋类型作为判断房屋用途的标准。 除房屋类型表明为“住宅”外的房屋通常为非居住用房,一般包括: 1.工业、交通、仓储用房,商业、金融和信息用房; 2.教育、医疗卫生和科研用房; 3.文化、新闻、娱乐、园林绿化、体育用房,机关事业办公用房; 4.军事用房; 5.其他用房。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途存在房屋用途改变行为的房屋性质的认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房地产权证记载的权利人为单位,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但原始设计为居住房屋以及实际用于职工或者职工家属居住使用的除外; (2)始设计为居住房屋,经市或区县房地局批准居住房屋改为非居住用途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已经以居住房屋作为经营场所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 (二)拆迁非住宅房屋,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怎么计算补偿款? 非住宅房屋的货币补偿价格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房屋区位补偿价和地上物补偿价。 计算公式为:非住宅房屋拆迁价格=区位价格×K1×K2×K3×建筑面积+地上物补偿价。其中,K1为容积率调整系数;K2为房屋原用途调整系数;K3为规划用途调整系数,当规划用途为市政府确定的市政公益事业等重点工程时取0.7,其他情况取1.0;地上物补偿价的计取按各市、地、县有关规定采取成本估价法,用房屋重置成本结合成新进行计算。 (三)拆迁非居住房屋时,拆迁人还应当向被拆迁人、承租人补偿哪些费用? 1.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 2.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 一、拆迁补偿法律规定有哪些项目 1、房屋主体架构以及房屋内的装潢、装修及其他附属物的补偿 这是房屋拆迁补偿的主要内容,其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由于具体办法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各地操作起来会有所不同。 2、临时安置补助费 拆迁人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房屋,用于拆迁安置。在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因拆迁人的责任延长过渡期限的,对自行安排住处的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应当自逾期之月起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对周转房的使用人,应当自逾期之月起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 3、搬迁补助费 其中,拆迁住宅房屋的,搬迁补助费根据原住房建筑面积和规定的补助标准计算。但如果是拆迁人负责搬迁的,拆迁人不再支付搬迁补助费。拆迁非住宅房屋的,搬迁补助费还包括:设备搬迁、安装的费用以及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照重置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 4、搬迁奖励 目前许多地方都对此做出了规定,指的是被拆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拆迁方积极配合签订协议且搬家交房而获得的奖励。 5、停产停业补偿 因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拆迁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