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孩子探视权的方法和程序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后孩子探望权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主张探望权。起诉探望权需提供相关证据,如生父母关系证明、收养证明或抚养关系证据。对方无理阻挠需提交证据。依据民法典,父母离婚后探望权由法院判决。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如何申请孩子探视权 民法典规定,孩子探望权行使,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探望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起诉探望权需要哪些证据 (1)如果是生父母主张探望权,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存在生父母子女关系,并且该子女没有被他人合法收养的证据,如出生证明、户口本; 如果养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合法的收养证明,以证明形成了合法的收养关系。 如果是继父母主张探望权的,则需要提交双方已经形成了抚养关系的证据。 当然,如果离婚协议中已经明确约定了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内容的话,发生纠纷以后,离婚协议就是很有利的证明。 (2)抚养孩子的一方无理阻挠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证据。 一般而言,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对于子女探望权都会有明确的约定或规定,所以,探望权的行使发生纠纷以后,主张行使探望权的一方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对方阻挠自己行使探望权的证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父母离婚后,子女探望权行使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法院主张探望权,由法院判决。 结语 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后,孩子探望权的行使应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主张探望权。证据方面,生父母需提供父母子女关系和未被他人收养的证明,养父母需提供合法的收养证明,继父母需提供抚养关系证据。若一方无理阻挠探望权,需提交阻挠证据。根据以上规定,法院将判决探望权的行使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