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是什么 |
释义 | (1)抢夺罪与抢劫罪都是公然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这两罪有显著区别。 (2)抢劫罪侵犯的复杂客体,抢夺罪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抢劫罪的构成没有数额限制,抢夺罪则只有达到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抢劫罪的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即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能,不敢或不知抗拒而公然劫取财物。抢夺罪的客观行为不具有强制胜,只有公然夺取财物。 界限(bo ndary)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指家庭界限,是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系统之间抽象的分界,通常通过谁可以加入以及如何加入的规则来加以界定。能够用来区分各个次系统,并维持所有家庭此系统的相互依赖。 一、认定构成抢劫判多久 认定构成抢劫的判刑如下: 1、认定构成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有法律规定的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有如下: 1、客体要件。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抢夺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 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抢夺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二、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客观行为不相同。 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2、客体不完全相同。 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 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是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