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是什么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票据立法的宗旨以及票据转让中善意持票人的保护。在票据流通中,票据具有支付、汇兑和信用等特性,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在一交易环节中发生了票据转让是由无处分权人所为的情况,票据法会保护善意持票人的利益,而牺牲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善意取得制度是其中的主要立法例,包括确定权利说和反面解释说。在英美票据法中,正当持票人制度强调持票人的善意和支付对价,是较为典型的票据善意取得制度。 法律分析 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环境中,票据凭借其独特的支付、汇兑和信用等特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票据立法的宗旨,在于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如果在其一交易环节中发生了票据转让是由无处分权人所为的情况,在票据上原真实权利人与受让票据的善意持票人的利益对应上,票据法明确规定保护善意持票人的利益,而牺牲真实权利人的利益。日本学者长谷川雄一认为善意取得是对于取得者对转让人为权利人这样一种信赖的保护的制度,从而治愈了其前手无权利的瑕疵。 有关善意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法例: 1.确定权利说。《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16条2款规定:“汇票持有者因任何原因失去汇票时,其已依前项规定对该汇票证明其权利之执票人,无放弃此项汇票之责任,但其取得汇票有而已或者重大过失者,不存在此限。”通过分析发现,在此规定上并未出现“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的字样,而是通过对持票人恶意及重大过失的判断来认定票据丧失者的票据返换请求权的有无。 2.反面解释说。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票据法上的“反面解释”模式规定:以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我国《票据法》见于第12条),反过来就是“善意且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即享有票据权利。 3.正当持票人说。英美票据法强调正当持票人制度,它也强调持票人的善意(goodfaith)。但是正当持票人制度的内涵和外延都比善意取得制度大得多,正当持票人的权利也不仅只是票据权利,还包括不受某些抗辩的权利(见于《美国统一商法典》第3—305条)。不过,票据的善意取得者只要支付了对价,他在英美票据法看来就是正当持票人。 一般来讲,前两种立法是比较典型的票据善意取得制度。实际上,二者在理论构成上也无重大差异,只不过在行文上强调不同的侧重点。 拓展延伸 善意取得票据权利是指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善意地相信该票据具有合法有效性的权利。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五十八条,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的,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对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享有与持票人相同的权利,承担与持票人相同的义务。 这意味着,如果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善意地相信该票据具有合法有效性,那么他或她将享有与持票人相同的权利和承担相同的义务。这种制度安排旨在保护善意持有人在票据交易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善意取得票据权利并不适用于某些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五十九条,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的,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有票据权利: (一)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票据是伪造的; (二)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有重大过失; (三)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恶意取得票据权利。 因此,善意取得票据权利并非绝对,持有人在取得票据时,仍需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享有票据权利。同时,善意取得票据权利也不适用于某些恶意行为,以保护票据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结语 票据凭借其独特的支付、汇兑和信用等特性,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票据立法的宗旨在于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如果在一交易环节中发生了票据转让是由无处分权人所为的情况,票据法明确规定保护善意持票人的利益,而牺牲真实权利人的利益。有关善意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法例:确定权利说和反面解释说。其中,确定权利说认为善意取得是对于取得者对转让人为权利人这样一种信赖的保护的制度,从而治愈了其前手无权利的瑕疵;反面解释说则规定以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不享有票据权利。英美票据法强调正当持票人制度,它也强调持票人的善意。票据的善意取得者只要支付了对价,他在英美票据法看来就是正当持票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票据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票据的记载事项及其更改】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对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签章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七章 附则 第一百零八条 【票据及其格式与印制】汇票、本票、支票的格式应当统一。 票据凭证的格式和印制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