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房产证的二手房能买吗 |
释义 | 本文主要讲述了购买二手房时需要注意的风险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二手房购买存在无房产证的风险,购房时应谨慎对待。同时,卖方需交增值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二手房买卖协议通常无需公证,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购房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疏忽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法律分析 一、关于无房产证二手房的购买问题 购买无房产证二手房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建议您在购买时谨慎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二、二手房买卖卖方需要交哪些费用 二手房买卖卖方需要交下列费用: 1.增值税及附加 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按增值税税额相应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 2.个人所得税 购房时间不足5年的,或购房时间虽满5年但非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按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采取查实征收方式的,按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20%征收;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按转让收入全额1%征收)。 三、二手房买卖协议需公证吗 二手房买卖协议通常无需公证,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公证。《公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公证法》、本规则及有关办证规则规定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拓展延伸 在我国,二手房买卖协议是一种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旨在约束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于是否需要公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愿办理公证,但并非必须公证。 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在二手房买卖协议中,公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证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可以证明买卖双方的身份、房屋权属状况以及合同内容等,有利于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 保证合同的履行:公证可以证明双方已经达成并承诺履行合同内容,有利于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具有法律效力:在买卖房屋产生纠纷时,公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 然而,公证并非二手房买卖协议的强制性要求。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办理公证。此外,即使不公证,买卖双方仍需遵循诚实信用、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合同的履行。 综上所述,二手房买卖协议是否需要公证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在签订合同时,建议双方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结语 购买无房产证二手房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建议您在购买时谨慎对待。同时,二手房买卖卖方需要交下列费用:增值税及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二手房买卖协议通常无需公证,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公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五节 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十七条 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房地产咨询机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等。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