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辩护权的内容与范围
释义
    辩护人权利的概括:辩护人有权独立进行辩护,无人可干涉;拥有会见通信、调查取证、提出辩护意见、参与法庭调查和辩论、提出上诉等权利;可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拥有拒绝辩护和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的权利。以上权利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1、辩护人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辩护人根据自己对事实的认定和对法律的理解,独立进行辩护,其他任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或团体、个人,都无权干涉。
    2、会见通信权。
    3、调查取证权。
    4、提出辩护意见权。
    5、在案件的审判阶段,辩护人有权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接到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书。
    6、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权。
    7、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被告人的辩护人,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8、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9、拒绝辩护权。
    1
    0、代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诉。
    1
    1、辩护人在合法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
    拓展延伸
    刑事辩护权的保障与实践
    刑事辩护权的保障与实践是确保被告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享有公正、公平的权利的重要方面。刑事辩护权的保障包括法律法规的规定、司法实践的落实以及相关机构的监督。在法律层面,刑事辩护权得到了明确的法律保障,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利。司法实践中,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应当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被告人能够有效行使辩护权。此外,相关机构如律师协会、人权组织等也扮演着监督和保障刑事辩护权的重要角色。刑事辩护权的保障与实践需要多方合作,以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正义性,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刑事辩护权的保障与实践,是确保被告在审判过程中享有公正、公平权利的重要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了辩护人的权利,司法实践应秉持公正原则,保障被告有效行使辩护权。律师协会、人权组织等扮演监督角色。合作多方,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与正义,维护被告合法权益。刑事辩护权的保障与实践,助力司法体系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缺席审判程序 第二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缺席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四十五条 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