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工伤劳动仲裁指南 |
释义 | 工伤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权利受侵害后一年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等待受理、准备证据,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作出裁决。劳动仲裁需要申诉书、身份证、单位营业执照、证据材料和清单。 法律分析 工伤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1、要在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 2、等待受理,受理后准备证据材料等应对开庭; 3、裁决前,会进行调解; 4、调解不成,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包括: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 2、身份证复印件; 3、被诉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资料; 4、证据材料复印件; 5、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说明。 拓展延伸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解析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解析是指对工伤劳动争议进行仲裁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的解释。在申请工伤劳动仲裁前,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工伤事故发生的证明、医疗证明、劳动合同等。接下来,申请人将提交申请书至劳动仲裁委员会,并缴纳相应的仲裁费用。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受理申请并组织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入仲裁程序,双方将提供证据,并进行辩论。最后,仲裁委员会将作出仲裁裁决,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工伤劳动仲裁流程解析旨在帮助申请人了解工伤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结语 工伤申请劳动仲裁流程简明扼要,包括申请、受理、调解和裁决。申请人需准备申诉书、身份证复印件、单位营业执照、证据材料及清单等。工伤劳动仲裁流程解析旨在帮助申请人了解具体步骤和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