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主观方面表现如何体现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释义
    本文讲述了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秘密,却故意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这种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主观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为了金钱,也可能是出于对国家政府某领导人的不满,或者是为了出国。
    法律分析
    需要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秘密,却故意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非法获取国家秘密主观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为了金钱,也可能是出于对国家政府某领导人的不满,或者是为了出国。
    拓展延伸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主观方面有哪些?
    根据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形。故意是指明知该国家秘密存在,而故意获取该秘密的行为;过失则是指疏忽大意,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致使该国家秘密被他人窃取、泄露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这两种情形在法律上都具有严重性,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故意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此外,《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为他人提供国家秘密的,依照前款规定定罪处罚。因此,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非法获取国家秘密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结语
    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窃取、刺探、收买国家秘密都是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司法机关应当深入挖掘被告人的动机,全面分析其行为,依法公正处理,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