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辨别行为能力人的要领 |
释义 | 法律规定了具有行为能力的人的鉴定标准,以及公司的行为能力和公司负责人的责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代理限制行为能力人进行民事活动的人选,包括近亲属监护人和相关组织。 法律分析 一、怎样鉴定具有行为能力的人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民法典》第二十四条规定: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二、公司的行为能力有那些 公司行为能力是公司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实现其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包括: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对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公司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并且范围一致。公司作为法人,不能像自然人那样通过自身的行为实现其行为能力,它必须仰赖自己的机关行为实现之。公司机关为公司的负责人,包括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的业务执行人或代表公司的股东;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公司的经理人、监察人、检查人、重整人、重整监督人和清算人在其职务范围内也是公司负责人。公司机关的行为是在其对内执行业务、进行管理,对外代表法人、进行交易的活动中实现的。倘若公司负责人在执行业务时造成了他人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损害,与公司连带负赔偿责任。 三、哪些人可以代理限制行为能力人从事民事活动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近亲属监护人。监护,就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任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二)如果近亲属皆无监护能力或无法确定监护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中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如果近亲属皆无监护能力或无法确定监护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是精神病人的,则为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结语 鉴定行为能力、公司行为能力和代理限制行为能力人等问题,涉及到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和实践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公司作为法人,其行为能力是通过机关行为实现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由其近亲属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对于精神病人,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也可以担任监护人。以上是对相关问题的简要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