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刑罚规定 |
释义 |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的处罚及认定标准。自然人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判处罚金,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亦适用。认定非法提供毒品需综合考虑各种情况,非法提供但危害轻微可不构成犯罪。向走私、贩卖毒品者提供毒品定罪处罚。需谨慎对待管制药品的利用和流转,以免造成错误。 法律分析 一、关于一般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怎么处罚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怎么认定的 1、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认定: 本条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标准。也就是说原则上只要向吸毒人非法提供毒品,就可构成本罪。但在实践中,并不是对所有非法提供毒品的行为都定罪,而要综合全案各种情况,如偶犯、初犯等情况,根据本法的规定,如果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实践中,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人员或单位违反规定,向他人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没有合法的审批手续,但是确实用于医疗、教学、科研的,不属于犯罪行为,但对于其违法行为,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给予行政处理。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毒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347条规定定罪处罚; 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有按照情结进行处罚,但是不容忽视的认定的一条是若出现偶犯也是需要进行处罚,虽然有肯能不会造成犯罪的但也会有行政处罚,因此对于这些管制药品及物品的利用及流转需要谨慎和重视不要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结语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进行规定。自然人犯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的认定并没有具体的数量标准,而是根据案件的综合情况进行判断。在实践中,如果数额较小、情节较轻微且危害不大,可能不会认定为犯罪。但对于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以牟利为目的提供管制药品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定罪处罚。因此,在利用和流转管制药品时,务必谨慎对待,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 (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被污染的药品; (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六)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 (七)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禁止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禁止使用未按照规定审评、审批的原料药、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八条 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且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 对假药、劣药的处罚决定,应当依法载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结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