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与道德的平衡
释义
    简短概括: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控规调整程序,提高容积率指标,免收砍伐树木、调整绿地、拆除公厕等费用,由项目业主单位按规划要求重建或补偿。
    法律分析
    建立规划管理绿色通道,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控规调整按简易程序办理,调整论证与规划方案审查同步进行。规划审批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项目容积率指标,争取实现项目总体收支平衡。在棚户区改造项目内按规划需要砍伐树木,调整绿地,挖掘道路,拆除公厕、垃圾站,迁移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杆线的,免收补偿费,由项目业主单位按规划要求重建或恢复。公厕、垃圾站拆除后规划没有重建恢复要求的,仍按规定给予补偿。
    拓展延伸
    法律伦理的和谐共存
    法律伦理的和谐共存是指法律制度与伦理道德原则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平衡。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而伦理道德则是人们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体现。实现法律伦理的和谐共存需要在法律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伦理道德的要求,确保法律规范与伦理原则相互协调。这需要法律界、道德伦理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教育、推进伦理道德建设等方式,促进法律与伦理的有机融合。只有在法律与伦理的和谐共存下,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人们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
    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建立规划管理绿色通道,简化控规调整程序,与调整论证和规划方案审查同步进行。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度提高项目容积率指标,争取实现项目总体收支平衡。对于砍伐树木、调整绿地、挖掘道路、拆除公厕、垃圾站以及迁移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杆线等项目内的调整,免收补偿费,由项目业主单位按规划要求重建或恢复。对于没有重建恢复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仍按规定给予补偿。实现法律伦理的和谐共存需要法律界、道德伦理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教育、推进伦理道德建设等方式,促进法律与伦理的有机融合,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和人们权益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审核通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9: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