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1年毒驾法律制裁 |
释义 | 我国对毒驾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法律处罚,并限制吸毒人员的驾驶权利。根据相关法规,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将注销驾驶证,解除戒毒措施后三年内不得申请驾照。此外,禁止有吸毒行为记录的人员驾驶校车,未戒除毒瘾者不得申领驾照,正在戒毒的人员应注销驾照,解除戒毒后申请驾照需提供吸毒检测报告。这些措施显示了对毒驾问题的严肃态度,旨在减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法律分析 1、毒驾会参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2、吸食合成毒品后会使人产生精神极度亢奋甚至妄想、幻觉等症状,导致车辆驾驶员丧失意识、行为失控。对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问题作出了五个方面的严格规定。 (一)禁止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禁止有吸毒行为记录的人员驾驶校车。 (二)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不得申领驾照。 (三)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或者社区康复的人员已取得驾照的应当依法注销。 (四)解除戒毒措施等情形后三年内申请驾驶应当提供吸毒检测报告。 (五)加强对有吸毒行为记录驾驶人员的管理。对毒驾进行依法治理充分显示了我省禁毒工作围绕减少毒品社会危害的总体目标,体现出对于毒品引发的社会问题零懈怠的态度。 3、驾考对毒驾行为有哪些限制 公安部发布了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该法规首次对毒后驾驶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做出了“零容忍”的态度,对查出毒后驾驶的驾驶者一律注销驾驶证,并三年内不得申报领取机动车驾驶执照。 针对暴露出的吸毒后驾驶机动车问题,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或者驾驶机动车采取“零容忍”措施,严格限制吸毒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按照新规定,3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3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驾驶人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或者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要注销驾驶证。 结语 毒驾行为将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进行严厉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吸食合成毒品后会导致驾驶员丧失意识、行为失控,因此对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作出了严格规定。公安部也发布了新的法规,对毒后驾驶采取零容忍措施,一律注销驾驶证,并限制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这些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对毒驾问题的高度重视,旨在减少毒品带来的社会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