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工资税率 |
释义 | 工资薪金个税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确认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纳税,扣除五险一金后余额大于5000元才纳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根据个税税率表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注意使用应纳税所得额而非工资收入计算。外籍人员个税起征点为4800元,计算方法相同。 法律分析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上是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的计算公式,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纳税,有的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自己相应也要按比例缴纳一部分,员工缴纳的那部分直接由公司从工资中扣除,员工的五险一金支出是不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后,如果余额大于起征点5000元,此时才纳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反之余额小于5000元的,就无需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的余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下面就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查找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现在采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元,属于“超过1500至4500元的部分”,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税额也就是应缴个税=4500*10%-105=345元。参照上表时一定要注意,要用应纳税所得额对照表格,切不可用工资收入来参照计算。 注意,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如果是外籍人员,他们的个税起征点与我们不同,他们是4800元,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结语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和个税起征点的余额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税率表找到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应纳税所得额应该根据表格来计算,而不是直接使用工资收入。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而外籍人员的个税起征点是4800元,但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四章 税 收 优 惠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九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二)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节 扣 除 第四十九条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