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父母死亡,有负担能力的亲哥哥不是要抚养未成年弟弟,而是要扶养未成年弟弟。法律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扶养是指兄弟姐妹、夫妻双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抚养主要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长辈对孙子女、外孙子女、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行为。 一、对于赡养老人的规定有什么呢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包括两种情况: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民法典》也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扶助的主要内容是指在现有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子女在经济上应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 (2)晚辈对长辈的赡养。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即须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 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