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合同到期后发生的工伤仍可获得赔偿。但需要注意的是,赔偿标准与合同期间不同,赔偿金额会受到调整。 法律依据: 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者在合同到期后仍然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在劳动合同到期前约定; 2.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致使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应当依法承担劳动者因此受到的医疗费用、工伤抚恤金和经济补偿等责任; 3.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一条:被保险人发生工伤事故,并经所在单位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确认为工伤的,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4.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工伤保险金由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用人单位不得通过任何形式向被保险人收取费用。 综上所述,合同到期后发生的工伤仍然可获得赔偿,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金额会受到调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