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叫犯罪竟合呀?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犯罪的形式概念、内容概念和混合概念,并探讨了量刑情节的量化问题。在量刑情节的竟合方面,文章指出有同向竟合和逆向竟合之分,并介绍了它们对量刑的作用力和影响力。目前,量刑情节的量化问题仍是一个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课题。 法律分析 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将犯罪描述为触犯法律且具有刑罚性质的行为,即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内容概念是指将犯罪描述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即犯罪是一种具有破坏社会秩序、对社会产生危害性的行为。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即在犯罪概念的规定中,既揭示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又强调犯罪的法律形式特征,使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和法律形式特征统一在同一个犯罪概念之中。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的混合概念。 量刑情节的量化问题。由于量刑情节是一个关乎法定刑适用的重要范畴,而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我国关于量刑的一般理论的可操作性差给审判实践带来了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从理论上讲,同一案件并存两个以上的量刑情节时称为量刑情节的竟合。量刑情节的竟合有同向竟合与逆向竟合之分。前者是指案件并存两个以上从宽或者从重处罚情节;后者是指案件并存从宽和从重处罚情节。怎样计算它们对量刑的作用力、影响力,对正确刑罚的正确适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理论与实务界,量刑情节的量化还是一个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课题。 拓展延伸 刑罚的量刑情节是指在审判过程中,法院根据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和影响等因素,在法定刑幅度内对被告人刑罚进行裁量时所考虑的各种因素。量刑情节的种类包括: 1. 危害性:犯罪行为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危害程度是衡量刑罚轻重的重要依据。对于危害性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当依法判处重刑。 2. 严重程度: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刑罚的轻重也有所差异。对于危害性不大,但情节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可以依法判处较轻的刑罚。 3. 责任大小:犯罪行为的责任大小也是影响刑罚轻重的重要因素。对于犯罪行为责任大的被告人,可以依法判处更重的刑罚。 4. 认罪态度: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可以作为刑罚轻重的考虑因素。对于认罪态度良好的被告人,可以依法判处较轻的刑罚。 5. 悔罪表现:被告人的悔罪表现也可以作为刑罚轻重的考虑因素。对于悔罪表现良好的被告人,可以依法判处较轻的刑罚。 6. 个人情况:被告人的个人情况也是影响刑罚轻重的因素之一。例如,被告人是否有家庭、是否有子女、是否具有某些特殊技能等,都可以作为刑罚轻重的考虑因素。 总之,在审判过程中,法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量刑情节,依法对被告人作出公正、合理的刑罚裁定。 结语 犯罪的本质是触犯法律且具有刑罚性质的行为,其形式和内容是犯罪概念的两个方面。犯罪的混合概念则是形式和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使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和法律形式特征统一在同一个犯罪概念之中。在量刑情节的量化问题上,尽管在理论上同一案件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量刑情节,但计算它们对量刑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努力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法律依据 刑法\t第三百一十条\t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刑法\t第二条\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t第二十二条\t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