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判决书送达的对象是谁?
释义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包括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并可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书还需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或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
    一、刑事诉讼作出判决后要向哪些人送达判决书
    1、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宣判后,送达以下单位和人员:
    (1)、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
    (2)、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零三条
    二、判决书送达方式有哪些
    1、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
    2、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
    3、委托送达,是指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
    4、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方式。实践表明,法院采用邮寄送达通常是受送达人住地离法院路途较远,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所采用的一种送达方式。
    5、转交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6、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采用公告送达必须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时才能使用。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刑事诉讼作出判决后,判决书需要送达给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还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书生效后,还需要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或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判决书的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零三条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二百五十八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二百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第二审程序第二百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