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听证会参与者规定 |
释义 | 行政处罚的主要方式包括对个人罚款、对法人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和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听证的情况有:复杂重大案件、当事人对事实有异议并有听证意愿、普遍性案件需要公开听证。公安机关在适用听证程序前应向当事人送达听证告知书,包括当事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理由、要求听证的权利以及提出听证要求的期限和机关信息。听证告知书需盖有公安机关印章,并可通过直接送达、委托送达或邮寄挂号信方式送达。 法律分析 1、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的;对违反边防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个人处以6000元以上罚款的; 2、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的; 3、责令停产停业的; 4、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的。 【法律分析】 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举行听证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行政处罚案件重大、复杂,需要极其慎重决定的,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组织听证,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行政处罚决定; 2.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案件范围,并且当事人对事实的认定确有不同意见,当事人又有听证意愿的,但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或者有正当理由,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3日内未能提出听证要求的,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组织听证; 3.行政处罚案件在本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内的行政管理事项中,带有普遍性或者有很大影响的,通过公开举行听证,可以扩大影响,有利于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听证。 公安机关拟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载明下列主要事项的听证告知书: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2)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理由、依据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3)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4)告知提出听证要求的期限和听证组织机关。 听证告知书必须盖有公安机关的印章。 听证告知书可以直接送达、委托送达或者以邮寄挂号信方式送达。 结语 根据《边防出入境管理法》规定,个人违法行为将面临2000元以上的罚款,而法人或其他组织将面临10000元以上的罚款,并有可能被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可以组织听证,以确保正确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制定。公安机关在适用听证程序前,应向当事人送达听证告知书,告知其权利和听证要求的期限。听证告知书必须盖有公安机关的印章,并可以通过直接送达、委托送达或邮寄挂号信方式送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一)较大数额罚款; (二)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 (三)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