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
释义 | 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欺诈、胁迫、排除劳动者权利等;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双倍工资;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但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报酬。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几种?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无效。双方应当在订立劳动合同、拟定劳动合同条款时出于自愿,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关系的一方违背了他们的真实意愿。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免除己方法定责任如“一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死病老都与企业无关”等条款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二、合同无效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理由有如下二个方面: 第一、从类似规定上来看 虽然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合同无效要不要支付双倍工资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可以推理出无须支付双倍工资。该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6条也有类似的规定。 第二、从法理上来看 未签订合同支付双倍工资针对的是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签订书面合同而设立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无效并不能否认劳动合同已签订或已成立的事实,所以,劳动合同无效时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双倍工资。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劳动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因而,无效的劳动合同不受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对于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其法律后果是: 第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按照本单位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的手段、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违反法律规定等。对于无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可参考同类岗位劳动者的报酬或本单位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