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食品中发现了异物,如何维权? |
释义 | 食品中吃出异物可要求厂家赔偿,法律规定消费者可要求赔偿损失三倍,且生产者或经营者需先行赔付。受害人可通过起诉或申诉方式寻求赔偿,集团诉讼适用于多人受害情况。吃到变质食品可向商家要求赔偿,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标签、说明书瑕疵除外。 法律分析 一、在食品中吃出异物如何要求厂家赔付 1、在食品中吃出异物,可以要求厂家赔付,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2、法律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二、食品安全问题请求赔偿的方式 1、起诉。受害人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人数众多(10人以上),也可以进行集团诉讼,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2、申诉。受害人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质检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等行政机关申诉,由其对相关人员、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对受害者进行及时的补偿。 三、吃到变质的食品商家怎么赔偿 1、吃到变质的食品,可以向商家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2、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结语 食品中出现异物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厂家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存在缺陷,仍提供给消费者,导致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另外,消费者也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当然,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误导消费者的瑕疵时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起诉或申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赔偿。商家在接到消费者的赔偿要求后,应遵守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一百零八条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部门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