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工期是否从定残日开始计算? |
释义 |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期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误工期限与定残日期的期限相差太大,法院一般会接受司法鉴定结论中的误工期限,而不采纳“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作为误工期限。误工期与定残日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却不一定是从定残日开始计算。误工期的计算在司法实践中会因为定残日和受伤日期限的差距而有所变化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期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据此,受害人伤残鉴定的定残日与持续误工期限直接相关,很多当事人故意将定残日尽量往后推,以期延长误工时间。 但是,这在司法实践中却不是一概能得到法院支持的。原因在于:误工期限是法医根据受害人因伤残在客观上不能上班工作所造成的,而定残日却与受害人主观上申请伤残鉴定的时间早晚相关,两者并无直接关联。司法实践中,法医鉴定的误工期限往往与最高院的 “定残日”期限不一致,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如果两者的期限相差太大,法院一般会接受司法鉴定结论中的误工期限,而不采纳“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作为误工期限。 误工期与定残日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却不一定是从定残日开始计算。误工期的计算在司法实践中会因为定残日和受伤日期限的差距而有所变化。 结语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期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误工期限与定残日期的差距太大,法院一般会采纳司法鉴定结论中的误工期限,而不采纳“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作为误工期限。误工期与定残日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却不一定是从定残日开始计算。误工期的计算在司法实践中会因为定残日和受伤日期限的差距而有所变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