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时效中断怎么解决 |
释义 | 若出现以下情形,则行政诉讼时效应当断: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的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行政相对人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或者与提起行政诉讼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一、抵押担保的时效是不是中断的 抵押担保并不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所以不能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怎么延长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 延长贷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法方式: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2、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自中断和有关程序终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余情形,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向权利人主张或者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者仲裁,中断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延长诉讼时效。 三、债权转让通知书是否可产生诉讼时效中断 债权转让通知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1、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时,债权转让通知会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