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的确认无效判决以哪些情形有效
释义
    从法律行为理论讲,无效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因欠缺法律规定的要件而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预期效力的行为。在意思自治领域,无效法律行为无需确认或宣告即为无效。但在公法领域,由于行政行为公定力存在及相对人救济需要,法院的“确认”成为必要。据此可以看出,确认无效判决不同于行政确认行为中的确认,也不同于民事判决类型中的确认判决,也即对象不是法律关系,而是被诉的行政行为。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确认判决
    行政诉讼确认判决,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
    行政诉讼的情形有哪些
    1、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予答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值得强调的是:当事人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在法定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行政确认判决有哪些基本内容
    行政确认判决是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合法性审查,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效力进行评价,在不宜适用其它判决形式的前提下,直接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无效的判决。
    特征如下:
    1、仅具有宣示效果;
    2、具有辅助性和补充性的特点;
    3、救济功能相对弱化。
    行政确认判决有哪些特征?
    行政确认判决是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合法性审查,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效力进行评价,在不宜适用其它判决形式的前提下,直接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无效的判决。
    特征如下:
    1、仅具有宣示效果;
    2、具有辅助性和补充性的特点;
    3、救济功能相对弱化。
    行政诉讼怎样确认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真实可靠的证据是法院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客观性;(2)相关性;(3)合法性。
    
     该内容由 蒋小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8: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