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了解病情延误赔偿标准,维护自身权益 |
释义 | 病情延误赔偿标准不是法定的,医院不承担责任。病情延误造成的民事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需满足条件。医疗机构违规、隐匿病历等情形推定有过错。医疗事故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答辩、调查、辩论、判决等步骤。患者需证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病情延误,如紧急情况下拒绝转院。医院不必保证治愈患者病情。 法律分析 一、病情延误赔偿标准是多少? 病情延误的赔偿标准不是法定的,非医院主观原因造成病情延误的,医院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免责情形】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因病情延误造成的民事纠纷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 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条件是: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医疗事故侵权纠纷中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有哪些?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四、医疗事故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患者到医院治疗,跟医院建立的这种关系本身就不是等价的,并不是说患者向医院交了钱以后,医院就必须要治好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来讲,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才造成病情延误的,比如情况已经紧急,当地医院无法治疗,仍然不同意转院,这种情况下才能要求医院担责。 结语 病情延误的赔偿标准并非法定,若非医院主观原因造成,医院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在特定情形下免责,如患者或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规范、医务人员已尽到合理诊疗义务、医疗水平限制等。然而,若医疗机构有过错,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对于因病情延误引起的民事纠纷,若满足起诉条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医疗事故侵权纠纷中,医疗机构违反规定、隐匿病历资料等行为可推定有过错。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答辩、庭审、辩论等环节,最终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患者需证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病情延误,方可要求医院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二)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拒绝急救处置,或者由于不负责任延误诊治;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 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第四十条 委托人对鉴定过程、鉴定意见提出询问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给予解释或者说明。 (三)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依法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