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聚众斗殴但是没动手是否会判刑?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在聚众斗殴事件中,如果旁观行为导致被认定为共同犯罪,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刑罚。同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审判结果,具体是否被判刑还需要进行评估。如果尽到了劝阻义务,则不负责任;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刑罚。此外,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打架斗殴构成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时,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如果构成聚众斗殴罪,则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如果在聚众斗殴事件中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仍然有旁观行为,那么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的一部分,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刑罚。但是,具体是否被判刑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审判结果来确定。如果尽到了劝阻义务,没有责任;否则,就有责任。 《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打架斗殴构成犯罪的处罚有哪些? 如果打架斗殴的情节轻微,没有严重后果,则使用《治安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则依据《刑法》规定,以聚众斗殴罪处罚。看情节轻重,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 1、打架斗殴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只要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如果案发前因为被害人有明显过错,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将被害人致伤,情节明显较轻,且案发后被告人又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一般应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犯罪行为所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是属于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应具有惩罚性。 《刑法》第36条作了明确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才能予以免予刑事处罚。刑法第37条规定:“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械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2、打架斗殴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打架斗殴构成聚众斗殴罪的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众斗殴的; 2、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3、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4、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就算当事人没动手但也要结合具体的案情,有些人虽然没有动手,但这场聚众斗殴的行为就是没动手的这个人组织的,所有的人也是当事人自己叫来的,所以说判不判刑不是根据都没动手这一个因素来考量的,但是大多数只要参与了,没动手也会按照从犯处理的。 拓展延伸 打架斗殴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人在公共场所或私人场所相互进行攻击或挑衅,导致身体或财产损害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打架斗殴构成犯罪的具体判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有暴力或威胁成分。在打架斗殴中,通常会出现互相推搡、拳打脚踢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可能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因此,只要有这些现象出现,就说明存在暴力或威胁成分。 2. 必须有损害结果。打架斗殴可能会导致对方身体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无论轻重如何,只要有损害结果,就说明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3. 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在打架斗殴中,通常需要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共同参与,而且彼此之间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损害结果,仍然要进行攻击或挑衅。 4. 必须有直接责任人员。对于组织、领导或指挥他人打架斗殴的行为,直接责任人员也需要满足以上条件。 综上所述,打架斗殴构成犯罪的具体判断需要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如果行为满足以上条件,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结语 根据上述《刑法》相关规定,如果在聚众斗殴事件中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仍然有旁观行为,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犯罪”的一部分,并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刑罚。而打架斗殴构成犯罪的具体处罚则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审判结果来确定。如果尽到了劝阻义务,没有责任;否则,就有责任。另外,根据《治安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打架斗殴构成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时,会受到相应的刑罚;而构成聚众斗殴罪时,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2011-01-08)\t第十三条\t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价格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价格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12-20)\t第二百五十二条\t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12-26)\t第三十八条\t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