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虐待罪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
释义 | 虐待罪的刑事责任及适用范围扩大。根据刑法,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情节恶劣者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或死亡者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虐待罪不仅限于家庭成员,还包括被监护、看护的人,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人、残疾人等。这一修改将更多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确保相关人员和机构在履行监护、看护职责时不得虐待被监护人。 法律分析 一、虐待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1、刑事犯罪中虐待罪的法律责任是:行为人犯虐待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二、虐待罪是否必须是家庭成员 1、虐待罪不一定必须是家庭成员。还可以是被监护、看护的人。就包括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 2、相关法律将虐待罪的主体由具有特殊的家庭关系的主体扩展至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 3、这些人员和机构在负责看护人员的日常起居等事项时就具有了《刑法》虐待罪中要求的“监护、看护职责”满足了虐待罪的主体构成要件,当实施相应的虐待行为,情节严重的,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扩大虐待罪犯罪主体范围是本次虐待罪修改的最大之处,此次修改将大量的原先难以处理的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之内。 结语 虐待罪的刑事责任在法律上是明确规定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对于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情节恶劣者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而如果虐待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则将面临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虐待罪的客体是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主要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此次修改的虐待罪还将适用范围扩大至被监护、看护的人,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人和残疾人等。这一修改使得原本难以处理的行为也能够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条 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