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三会一课的召开频率是多久一次? |
释义 | “三会一课”制度是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定期召开的制度。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支委会成员参加;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由党小组长主持;党课每季度上一次,参与者包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法律分析 “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三个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党课每季度上一次。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与会人员:会议由全体党员参加,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 支部委员会会议时间:每月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及有必要时,支部书记可随时召集。与会人员:会议由全体支委会成员参加。 党小组会会议时间: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如支部有特殊任务,次数可增加,也可推迟召开。与会人员:小组全体党员参加,由党小组长主持。 党课上课时间:每个季度上一次党课。上课人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拓展延伸 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 三会一课制度是指每年召开三次会议和一次集体学习课程,旨在加强组织管理和干部培训。该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的频率和内容召开会议和课程,确保各级干部都能参与其中。通过三会一课制度,我们加强了组织的协调与沟通,促进了干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和进步。总体而言,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情况良好,为组织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结语 三会一课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组织管理和干部培训至关重要。我们坚持按规定频率召开会议和课程,确保干部参与其中。这一制度加强了组织协调与沟通,促进了干部交流与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干部能力和素质,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和进步。总体而言,三会一课制度的良好执行为组织发展和干部队伍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十一条 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党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村、社区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党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第十二条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等。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第十三条 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 党小组主要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第十六条 党支部应当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 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 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 对经党组织同意可以不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可以将其纳入一个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