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规点餐诱导与误导消费者行为处罚规定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处罚以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而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采取控制措施、召回问题食品、配合调查等。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 法律分析 一、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如何处罚 餐饮服务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还会处以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违反本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怎样的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立即召开应急处置小组会议,调查事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同时向县卫生局和质监局报告。 2、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3、对已进入市场流通的问题的食品进行召回。 4、及时将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向县卫生局和质监局报告。 5、存在人为投毒的可能时,要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 6、对封存和召回的问题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等措施。对有问题的原料,采取退回或销毁等措施。 7、配合当地监管部门进行调查,落实当地监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各项措施。 8、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的信息统一由总指挥或委托人予以发布。 9、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向当地监管部门进行报告,经核查确无危害和风险后,企业方可恢复生产,终止应急响应状态。 10、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结语 针对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餐饮服务经营者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是常见的处罚方式,如拒不改正还可处以罚款。同时,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食品浪费也会受到罚款的处罚。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主要包括报告、调查、控制措施、召回、信息发布等步骤,并需要配合当地监管部门进行调查,最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企业未依照本法规定公开其执行的标准的,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宣传工作,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务院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标准化工作重大事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