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有何不同?方式有哪些?
释义
    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是慈善组织满足慈善目的和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赠与财产支持慈善事业的活动。慈善募捐包括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慈善组织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并制定募捐方案,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举办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等方式进行公开募捐,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赠与财产支持慈善事业的活动,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
    法律分析
    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通过向公众募集资金来满足其慈善目的的活动,而慈善捐赠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地赠与财产来支持慈善事业的活动。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群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定向对象的定向募捐;慈善捐赠是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第三章慈善募捐
    第二十一条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
    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第二十二条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二)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四)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慈善组织采取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方式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确有必要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外进行的,应当报其开展募捐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捐赠人的捐赠行为不受地域限制。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第二十四条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
    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第二十六条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第二十七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第二十八条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定向募捐。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应当在发起人、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等特定对象的范围内进行,并向募捐对象说明募捐目的、募得款物用途等事项。
    第二十九条开展定向募捐,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方式。
    第三十条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开展救助时,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提供需求信息,及时有序引导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第三十一条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第三十二条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
    第三十三条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第四章慈善捐赠
    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第三十五条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第三十六条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八条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等。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九条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
    第四十条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第四十一条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
    (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
    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第四十二条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慈善组织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
    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三条国有企业实施慈善捐赠应当遵守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履行批准和备案程序。
    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都有向社会公开的义务,从而保证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高群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不仅有助于社会公平,也促进经济的发展。
    拓展延伸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是其在进行公益活动中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两种募捐方式在操作程序和透明度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注意。
    首先,公开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在法定渠道公开发布募捐信息,接受社会公众捐赠。在公开募捐中,慈善组织需要向公众披露募捐目的、募捐方式和募捐金额等信息,同时对募捐过程中的收支情况、用途等作出明确说明。此外,慈善组织还应当对公开募捐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进行公示,接受公众查询和监督。
    其次,定向募捐是指慈善组织针对特定目标群体或项目,通过向其成员或特定群体募集善款的方式。在定向募捐中,慈善组织需要明确募捐目标、方式和金额,同时向目标群体或项目公示募捐信息,接受成员或特定群体的捐赠。慈善组织应当对定向募捐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进行公示,接受捐赠者的查询和监督。
    在法律层面,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均受到《慈善法》相关规定的影响。根据《慈善法》第四十六条,慈善组织进行公开募捐,应当向公众披露募捐信息,并对募捐过程中的收支情况、用途等作出明确说明。慈善组织进行定向募捐,应当向目标群体或项目公示募捐信息,接受成员或特定群体的捐赠。同时,《慈善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的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活动,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手续费、中介费等额外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捐赠者的善款。
    慈善组织在开展公开募捐和定向募捐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募捐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同时,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高公众对募捐活动的信任度,更好地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通过向公众募集资金来满足其慈善目的的活动,包括面向社会群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定向对象的定向募捐。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和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慈善组织还需要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民政部门备案,并制定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慈善捐赠可以通过慈善组织进行,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在慈善捐赠过程中,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二十八条 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定向募捐。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应当在发起人、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等特定对象的范围内进行,并向募捐对象说明募捐目的、募得款物用途等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二十九条 开展定向募捐,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三十三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4 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