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增值税计算方法:工程项目中如何确定增值税? |
释义 | 建筑行业增值税计算方法及预缴税款规定;建筑行业需交纳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 法律分析 一、工程上增值税怎么算? 一般计税: 销项税额=含税工程款/(1+9%)*9%, 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税额-异地预缴增值税。 简易计税: 销项税额=含税工程款/(1+3%)*3%, 简易计税项目不能抵扣任何进项税额。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应预缴税款: 1、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9%)×2%; 2、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 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可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 二、建筑行业增值税是什么意思? 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以下规定预缴税款: 1、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2、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3、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预缴税款。 三、建筑行业都要交哪些税? 建筑行业具体需要交以下税费: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等。 结语 建筑行业涉及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建筑行业中,纳税人根据不同的计税方法和地区,需按照规定预缴相应的税款。一般计税方法下,根据工程款的含税金额计算销项税额,而简易计税方法下则按照固定的征收率计算销项税额。对于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情况,根据不同的纳税人类型和计税方法,预缴税款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三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一百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 前款规定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