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生效和有效的区别
释义
    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一、有效合同的五个条件是什么?
    合同成立与生效为不同概念。首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
    1、合同为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成立必须具备两方以上的合同主体;
    2、合同应依法成立,即合同主体之间订立合同的过程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双方应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合同理解有争议的,应先协商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至于合同生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生效应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主体适格,合同主体应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合同的签订必须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第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四,合同订立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不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达成以上条件,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二、合同没有注明日期可以生效吗
    合同没有注明履行日期的,若符合法定条件的,成立时就生效。合同生效是指合同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以股权转让合同为例,一般而言,股权转让合同在双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并签名或盖章时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三、无效合同是指什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履行效力的合同。一般来说,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无效合同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自始无效是指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以后也不会转化为有效合同。已履行的,应当通过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方式将当事人的财产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3: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