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同居的概念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
释义 | 非法同居在我国法律上被视为非法行为,但现行婚姻制度的缺陷导致其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数人认为只要男方将女方娶进家门就算是结婚,对登记并不看重。然而,非法同居不能享受夫妻的权益,离婚时也无法享有财产分割权利,配偶身份无法继承财产,子女也面临实际上的歧视。当前法律对此缺乏规范和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婚姻制度。 法律分析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均未结婚,而在一起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它不包括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同居行为是我国法律所禁止和应予打击的,对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犯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法相关司法解释对这方面的规范很少,仅简单的称其为非法行为不予保护,它忽略了这种现象在我国存在的现实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尤其对弱者的权利保护乏力,立法者并未完全将其纳入法律轨道,不能不说是我国现行婚姻制度的缺陷。 多数老百姓认为非法同居也是结婚,他们认为只要男方把女方娶进家门就算结婚,至于是否到婚姻登记部门进行登记无所谓,在他们心中强调的是结婚的实质要件,所以一般很难接受非法同居的说法。 哪怕男女双方什么都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惟独就缺登记这个形式要件,就属非法同居,“结婚”当事人基于婚姻关系而既有利益和可期待的利益都得不到了。因为一旦“离婚”,不会按离婚处理,只能按解除非法同居处理,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离婚就要按夫妻共有财产来分割财产,而非法同居就不享有夫妻财产分割的权利,一方死亡另一方还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财产,而且他们的子女还都是非婚生子女,虽然法律地位上非婚生子女等同于婚生子女,但是现实中存在事实上的歧视。 结语 非法同居在我国法律中并未得到充分的规范和保护,这导致了一些实际上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双方无法享受婚姻所带来的权益和利益。虽然大多数人认为非法同居也等同于结婚,但在法律层面上,缺乏登记这一形式要件使他们无法享有夫妻财产分割的权利,并且在配偶身份继承财产和非婚生子女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事实上的歧视。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保护非法同居者的权益,以确保婚姻制度的完善和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