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工伤官司输了怎么办? |
释义 | 如果没有认定成为工伤,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可以诉讼 一、发生工伤事故应该怎么处理 发生工伤事故应该这么处理: 1、先将受伤的员工送往医院治疗; 2、由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保险部门作出认定; 3、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4、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影响劳动能力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5、依据鉴定等级依法获得赔偿。 二、工伤赔偿程序如何走 1、工伤报告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2、工伤认定程序。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3、工伤鉴定程序。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4、协商赔偿程序。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5、劳动仲裁程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6、法院审理程序。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7、执行程序。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8、申诉程序。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