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近亲属在民法典中如何决定遗体捐献?
释义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遗体。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近亲属是否能共同决定遗体捐献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只有在所有合法继承人一致的同意后才可以捐献器官,缺少一个都不能捐献。该规定为来不及说捐献遗体的人,给了一个可捐献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条【人体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近亲属的范围是指哪些
    《民法典》中关于监护人的规定条文中出现了“近亲属”一词,关于近亲属的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近亲属遗体捐献规定与程序解析
    民法典中关于近亲属遗体捐献的规定与程序主要涉及遗体捐献的准则、申请程序、受理机构等方面。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近亲属可以根据遗体捐献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决定是否捐献亲属的遗体。在决定遗体捐献时,近亲属需要向相关受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和亲属的遗愿表达。受理机构将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进行审核,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遗体捐献。近亲属在遵循民法典的规定和程序的基础上,可以依法行使遗体捐献的权利,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结语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该规定为来不及说捐献遗体的人,给了一个可捐献的机会。在《民法典》中,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条 对遗产管理人的确定有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遗产管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