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婚生子女方放弃抚养权公证 |
释义 | 非婚生子女方放弃抚养权公证 一、未婚生子女一方放弃抚养权有效吗 1、未婚生子女一方放弃抚养权是有效的。但男方也放弃抚养权的情况下,不予准许。需由法院依法裁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父母双方可以协商决定,一方可以自愿放弃抚养权。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抚养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二条,父母双方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但是,直接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一方放弃抚养权承诺书有效吗 一方放弃抚养权的承诺书是无效的,原因在于抚养权对孩子的抚养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因此,抚养权既不能被剥夺,也不能主动放弃。但是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方式约定抚养权归一方所有,约定抚养权的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1、法律规定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实践中,抚养是指父母对孩子照顾生活、学习的职责,更多的体现的是物质上的职责。另外一抚养权相关的概念是“监护权”,监护权不仅仅是父母有,法律有规定的机关或者其他人员也有。对于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所以不能放弃的。 2、放弃抚养权相关分析 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都是对等的,但抚养权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其亲生子女不能以此为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抚养权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血亲而产生的。对抚养权没有明确的定义,至于哪些主体有资格抚养,抚养权人之间的优先顺序,抚养权人的范围,抚养条件等我国的法律都没有明确规定,规定了“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这样一个总的基本原则。 3、变更抚养权原则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下要求变更抚养权,法院应当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综上所述,关于未婚先孕后放弃抚养权怎么做,年轻的母亲们,当你们决定放弃抚养权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虽然离婚后的抚养权可以发生改变的,但这种改变具有严苛的前提条件。类似的在没有婚姻关系的情况下,抚养权是双方应尽的责任,想要放弃抚养权是不受法律支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婚前性行为,以减少不必要的情况发生。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