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开审判原则要求审判必须
释义
    审判公开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和新闻记者报道,以将法庭全过程公之于众。具体包括审理过程公开、审判结论公开以及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根据《刑事诉讼法》,只有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才不公开审理。实行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在于推动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帮助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密切法院与群众关系,防止违法乱纪现象,并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审判公开原则
    (一)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也就是把法庭的全过程,除了休庭评议之外都公之于众。具体而言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审理过程公开。法院审理案件的活动?包括证据的提出、调查与认定等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一律在公开的法庭上进行,允许公众旁听,允许新闻媒介采访、报导。
    2、审判结论公开即公开宣判。判决书及其据以下判的事实和理由应以公开的形式宣布,允许新闻记者报导,法庭也应向社会公告。
    3、审判公开的对象既包括向当事人公开,也包括向社会公开。
    (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下列三类案件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贯彻审判公开原则的重要标志: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采取适当方式、方法向社会公布将要审理的案件的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及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二、实行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
    1,可以带动合议、辩护、回避等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2,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地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
    3,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4,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
    拓展延伸
    审判公开原则: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石
    审判公开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和内容应当公开进行,使公众能够了解、监督和评判司法活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石。公开审判有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人民对司法的信任。通过公开审判,可以防止滥用职权、打击司法腐败和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可以促使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司法工作者更加严谨和公正地履行职责。审判公开原则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保障司法独立、维护公正正义的重要保障措施。
    结语
    审判公开原则是司法活动中的重要原则,通过公开审理案件、公开宣判和向社会公开案件信息,确保司法活动的透明和公正。公开审判有助于提高办案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增强司法的教育作用。同时,公开审判也能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人民对司法的信任。审判公开原则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司法独立和维护公正正义的重要保障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十九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的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