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开审判原则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刑事审判的公开原则及例外情况》
    刑事诉讼法规定,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或商业秘密,刑事审判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要求提前公布案由、被告人信息,允许公民旁听和记者报道。涉及秘密或隐私的证据应受限制。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得旁听,但判决必须公开宣告。判决书应及时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
    法律分析
    一、公开审判原则是什么意思
    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
    公开审判,法院应当做到:
    (1)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2)允许公民到场旁听;
    (3)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判
    1、审判公开的例外:
    (1)涉及国家秘密;
    (2)涉及个人隐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开庭时的年龄);
    (4)涉及商业秘密。(司法解释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提出申请。)
    2、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对于公诉人、诉讼参与人提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时,审判长应当制止。如确与本案有关的,应当决定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
    3、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审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适用相关规定。
    4、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也必须公开。
    三、刑事审判的公开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1)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2)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4)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结语
    公开审判原则是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法院应当公开进行审理和宣告判决。公开审判要求法院提前公布案由、被告人信息、开庭时间和地点,允许公民旁听和记者采访报道。然而,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和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判。在公开审理时,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受限制,若确实与案件相关,可转为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允许公民旁听,但判决宣告必须公开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除外。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当当庭宣布理由。判决宣告都应公开进行,并及时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第六十九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的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