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中的除斥期间是什么意思?
释义
    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固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除斥期间为固定的不变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因而,权利人如欲保全自己的权利,就必须在除斥期间内行使权利,否则,该期间经过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本身便发生消灭。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这些形成权(有学者认为,除斥期间也适用于支配权和请求权,如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的期间就是除斥期间)。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一、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
    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如撤销权、解除权等。从立法例看,适用除斥期间的主要有:
    1、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者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期间;
    2、撤销因欺诈或者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期间;
    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4、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5、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非对所有的形成权都设有除斥期间的规定,例如,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的期间、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的期间等。
    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是否仅限于形成权,有学者认为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有学者说,除斥期间所消灭之权利多为形成权,有学者指出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需要扩大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因此对同一个问题,除斥期间会有不同的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