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登记对抗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登记对抗主义的意义和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的区别,以及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定义。登记对抗主义可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使其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所有权得到优先保护。登记生效主义的登记具有公信的效力,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对抗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权利人。 法律分析 一、登记对抗主义的意义在于,某些特定动产(如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变动虽然不需要进行登记,但若未经登记,一旦发生纠纷,动产取得人将无法取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所有权。 所谓善意第三人,就是对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不知情的人,基于对卖方的信任而与卖方进行交易,如果发生纠纷,法律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就优先保护他的利益。 在实行登记对抗主义的动产变动中,如果善意第三人先于买方与卖方办理了登记手续; 那么法律就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买方虽然取得了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动产的物权,但这些动产依据法律最终归善意第三人所有。 二、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的区别是什么 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的区别是: 1.登记对抗主义的生效时间为当事人达成合意之时,而登记生效主义的生效时间是登记之时。 2.登记对抗主义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只有登记了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而登记生效要件则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3.登记对抗要件登记只具有公示力而无公信力,不经过登记,只能在当事人中产生效力,而登记生效主义的登记具有公信的效力。 三、什么是对抗善意第三人? 对抗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的权利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结语 对抗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权利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登记对抗主义和登记生效主义的区别在于生效时间、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以及登记的效力。登记对抗主义的生效时间为当事人达成合意之时,登记对抗主义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只有登记了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而登记生效主义的生效时间是登记之时,登记具有公信的效力,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20-11-29)\t第七条\t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说明理由。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登记进行审查时,应当听取同级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0-11-05)\t第十二条\t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办理房屋登记,给原告造成损害,房屋登记机构未尽合理审慎职责的,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及其在损害发生中所起作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0-11-05)\t第十三条\t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违法登记,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房屋登记机构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