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微信买东西买到假货对方不给退款怎么办 |
释义 | 货到付款收到假货可拒收、申请退款,卖家不同意可申请售后,损失可要求赔偿。协商不成可向网站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投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77、578条,违约责任可要求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 货到付款收到假货的可以直接拒收商品,申请退款。卖家不同意退款的,可以收集征集申请售后。如果造成了损失,可以要求卖家进行赔偿。与卖家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网站服务部门投诉或者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投诉。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微信购物遇到假货退款问题,如何维权? 当在微信购物中遇到假货并无法获得退款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权。首先,保留所有购物相关的证据,包括订单截图、聊天记录、商品照片等。然后,与卖家进行沟通,提供有力的证据并要求退款。如果卖家拒绝退款,您可以向微信客服举报该卖家,并提交相关证据。同时,您也可以寻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帮助,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此外,您还可以考虑通过微信支付的投诉渠道进行投诉,以争取维权。记住,保持沟通、收集证据并寻求适当的帮助是解决微信购物假货退款问题的关键。 结语 维权有法可依,假货退款不再困扰。货到付款收到假货,拒收商品申请退款。卖家不退款可征集申请售后,损失可要求赔偿。协商不成可向网站服务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投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77条和第578条,违约责任应由不履行义务方承担。微信购物遇假货,保留证据与卖家沟通要求退款。若拒绝退款,向微信客服举报并提供证据。也可寻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帮助,如消费者协会或法律援助。通过微信支付投诉渠道维权,沟通、证据、寻求帮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 (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 (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七条 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条 经营者应当根据其经营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准确记录与核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得弄虚作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