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权利转让有哪些 |
释义 | 转让合同权利的外部效力包括债务人接到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到期债权的,债务人可以依据抵消规则向受让人主张抵消、债务人收到转让通知后,应当将受让人作为债权人而履行债务以及合同权利转让后,债务人可以因某种事实取得对于受让人的抗辩权。 一、如何确定债权转让对象 确定债权转让的方式: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就是让与人丧失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由受让人取代成为新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目的是保证债务人的知情权,使其知道原债权已经转移。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二、债权受让人需要注意的方面有什么 债权受让人需要注意的方面: 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不能取得债权人自身的从权利; 2、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转让人的辩护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此外,债权受让人应当注意,部分债权不能转让。根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类似于子女抚养费;债权人和债务人同意在合同中不能转让权利。因此,受让人在接受转让时有必要做好必要的注意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今后的纠纷。 三、债权如何转让 1、债权转让方式分为:自由转让、同意转让、通知转让等方式,合同采用通知转让。 作为债权人当要转让其债权时,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债务人同意,只需要通知债务人。 2、转让的步骤: 第一步: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第二步:书面通知债务人,并告知债务人新的债权人的基本信息,以便债务人履行其义务。 第三步:让与人退出合同,不再享有合同约定的收回本金利息的权利。 第四步:新的受让人加入合同,替代让与人收取借款本金及利息。 第五步:债务人享有的对让与人的权利,依然可以向新的受让人主张。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