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赡养纠纷赡养法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人民法院处理赡养纠纷案件的原则一般包括: 1、合法原则; 2、合理原则; 3、法定义务原则; 4、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5、调解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等其他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原则包括哪些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法院调解原则; 3、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同等原则,是指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或应诉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同我国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具有同等的诉讼义务。 对等原则,是指如果一国法院对在其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给予限制的,我国的法院也可以对在我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该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给予同样限制。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二、什么是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什么原则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下列原则: 1、调解原则。调解委员会应认真负责地做好调解工作,使争议调解解决; 2、及时处理原则;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三、离婚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分隔离婚财产的具体原则包括: 1、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 3、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 4、平等均分原则; 5、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三条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