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房产离婚后的分割原则:双方可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婚前财产属个人所有。婚姻期间所得财产需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保护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 法律分析 房产离婚后的分割: 1、双方可以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没有约定的,如果是婚前财产,则属于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 3、如果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公平分配共同财产 离婚后,公平分配共同财产是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其次,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分配争议。公平原则是关键,考虑双方贡献、财产来源、婚姻期间的付出等因素。此外,还需考虑子女抚养权、生活需求等因素。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处理,制定详细的财产分割协议。最终,法院会根据情况判决分配方案。离婚后公平分配共同财产,不仅维护了双方权益,也有利于实现离婚后的经济独立和社会稳定。 结语 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是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问题。双方可协商约定分割方式,否则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公平原则是关键,需考虑贡献、财产来源等因素,并兼顾子女权益。可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制定详细分割协议。公平分配共同财产不仅维护权益,还有助于经济独立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款,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