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卖合同效力待定条件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买卖合同效力待定条件,包括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及依法能够独立订立合同。此外,还介绍了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无权处分行为以及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无效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最后,区分了无效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区别,并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 买卖合同效力待定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里所说的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两种情况。 其次,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指的是未满七周岁的儿童,以及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是指已满七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以及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等。 最后,合同的当事人必须依法能够独立订立合同。这意味着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当事人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是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其中包括四种情形: 1.根本无权代理。 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 3.超越代理权限范围进行的代理。 4.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 三是无权处分行为。 二、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无效后会怎么样 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无效或被撤销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都享有的请求对方返还自己投入的财产权。 2.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 3.行政处罚。合同在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追缴财产,被课以行政罚款等处分。如果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出于恶意串通,以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财产属非法所得。 三、无效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有何区别 1.欠缺有效要件的性质不同,无效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的根本有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非根本有效要件; 2.效力状态不同; 3.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不同; 4.受时间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应在法定的催告期间30日内追认,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拓展延伸 买卖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最基本的合同之一,其法律关系最为直接。然而,在买卖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效力待定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买卖合同效力待定条件包括: 1. 欺诈: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影响对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效力待定。 2. 恶意串通:当事人双方事先有通谋,共同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效力待定。 3. 显失公平: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效力待定。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一方当事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效力待定。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双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效力待定。 6. 恶意延长合同履行期限:当事人双方恶意延长合同履行期限的,合同效力待定。 以上是买卖合同效力待定条件的主要内容,当买卖合同中出现以上情况时,合同的效力将受到限制。因此,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合同效力待定情况的发生,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效力。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12-29)\t第九条\t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第八十七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所列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十四条\t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五条\t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